首页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馆内动态>>馆内动态>>正文
 

“绿色·多维——广东都市绿道景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展览暨研讨会”在图书馆岭南美术文献中心举行

2021-12-24 


12月17日下午,在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岭南美术文献中心举办了“绿色·多维——广东都市绿道景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成果展暨研讨会。由广州美术学院吴卫光教授担任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持,广美图书馆副研究员吴文洁担任展览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刘淑贤现场表示,“这是广美图书馆岭南美术文献中心第一次承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术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水平,也将为学校搭建具有更好学术氛围的服务平台。”


 

展览现场


 

展场合影

 

出席本次展览暨研讨会的嘉宾有: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副校长李金水,宣传部部长刘滴,科研创作处处长、教授李勇,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刘淑贤,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燕萍,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王铬,科研创作处郑子成,邀请出席研讨会的专家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郑念军、童小明,广东财经大学教授乔国玲,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程耀、钟香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俊竹,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系主任、副教授陈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环境设计系系主任、副教授周峻岭女士等,以及媒体朋友、老师和研究生们。

 

 

 

吴卫光教授介绍课题

 

研讨会现场,项目主持人吴卫光介绍了课题的最初构想及研究过程,“珠三角有公园、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历史遗址和大量住宅区绿化,但缺少绿色廊道将这些绿色的斑块连接起来,绿道建设就是希望通过线性的绿色廊道,连接城乡绿色斑块形成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网络,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推动珠三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城乡建设奠定基础,将广东省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

 

       

 

谢昌晶书记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在现场评价道,“吴卫光教授带领的团队付出4年的努力,对广东21个地级市进行了详细调研,结合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做了相应的设计实验,同时进行广东省绿道建设的完善工作。可以说,在他的带领下,本次课题既注重理论研究,又取得了非常丰富的实践成果。”

 

 

吴卫光教授发言

 

据了解,《广东都市绿道景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的吴卫光教授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项目组成员有陈鸿雁、吴文洁、吴锦江、张健、刘琳婕、袁铭栏、王轩、余雁、朱晓斌、李彤、张宇葳等,该项目基于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针对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城乡建设三大方向,以艺术设计的角度进行介入,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探究广东绿道景观的功能与美学评价体系和开展广东省绿道网景观设施规划设计及改造研究。

 

 

研讨会现场

 

本次展览“绿色·多维”是该项目课题的成果汇报,内容包括:“广东都市绿道景观的理论研究论文集”、“基于生态保护的都市绿道景观设计实践”、“基于社会与文化的都市绿道景观设计实践”、“基于游憩类型的都市绿道景观设计实践”、“综合型都市绿道景观设计实践”、“都市绿道驿站设计实践”、“都市绿道艺术介入实践”和“获奖与专利”八个部分。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呈现的研究成果,是课题组在对广东省内的21个地级市绿道做了详细调查,包括绿道的建设现状、政府的措施、生态景观、市民的反应等基础上,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完成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成果。目前,该课题已完成了20多万字的理论研究(论文集);40余项设计实践;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3个,专利1项;政府采纳成果3项;发表论文7篇、参加全国美展1项、广东省省级展览3项。该绿道景观研究项目以多个不同的角度,从绿道的功能满足延伸至美学追求,从尊重在地文化至公共艺术介入,从健体的慢行系统至连接历史文化景点,融合红色历史景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以多维的方式研究广东都市绿道,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介绍,该课题研究源于2011年组织申报广东绿道景观的功能与美学评价体系,2011年该团队先后获批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广东绿道景观的功能与美学评价体系研究”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绿道景观的功能与美学评价”。这也是当时广州美术学院第一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于前期丰厚的成果积累,2017年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广东都市绿道景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部分作品图片

 

从市级、省级至国家级科研项目,吴卫光教授对研究团队在持续九年的研究过程中,坚持将绿道景观研究项目融入本科及研究生人才培养,在完成项目研究的同时不断积累教学成果——1位学生的毕业设计参加了全国美展;2位学生参与的本课题设计成果荣获广东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位学生的设计荣获第四届国际景观设计大赛金奖;专业设计课程《广东绿道景观的改造与设计——人文地理景观课程》获2015年广州美术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展一等奖;课程《人文地理景观——广东绿道景观的现状分析与设计改造》获2016年广东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一等奖。

 

 

部分作品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城市绿道的发展与完善,城市绿道空间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和公共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从部分城市的绿道,尤其是珠三角已建成的城市绿道的调研来看,部分城市绿道空有形(形式)而无物(内涵),绿道景观缺乏给人审美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感受,以及在城市风貌塑造、市民公共生活构建、城市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城市绿道不应仅仅是提供一条可以步行和骑车穿越的道路,而应是市民生活的“客厅”、城市历史文化的“展厅”和城市公共生活的“舞台”。

 

 

研讨会现场


而作为当代艺术范畴的公共艺术也正是在城市职能转变、城市发展需要和市民生活审美的多样性需求的背景下,以艺术介入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的方式,传承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塑造城市的风貌与特色、丰富市民生活的内涵与品质、构建社会的公共精神与公共价值取向。因此,公共艺术的价值属性完全契合和满足城市绿道的发展需求,城市绿道需要公共艺术的介入来促进和强化它作为市民生活、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和意义。因此,具有当代艺术精神的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绿道空间这一个问题,将是城市绿道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针对城市绿道这一个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探讨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绿道空间的方法与策略,为城市绿道的建设实践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研讨会合影

 

此次研究项目成果展览与研讨会学术研讨,充分展现了绿道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为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与高校科研的创造力结合,为广东省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上一条:【活动回顾】观看与写实——写实绘画的观念 下一条:【活动回顾】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

关闭